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基層減負要在末端落實上下真功

2025-04-18 17:02 來源: 供稿 編輯:沙風 瀏覽量:0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是政策落地、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近年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減負成效如何,關鍵看末端是否真正“松綁”,唯有在末端落實上下真功、求實效,才能破除“中梗阻”,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實干擔當。

以系統(tǒng)思維破題,避免“上熱下冷”的溫差。基層減負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若僅停留于文件傳達、會議部署,缺乏對末端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的穿透式考量,便容易陷入“層層衰減”的困境。上級部門應主動打破層級壁壘,在政策設計之初就深入調研基層實際,精準聚焦冗余環(huán)節(jié),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精簡流程、壓縮事項。要注重建立上下聯(lián)動的動態(tài)互通機制,避免“一放了之”或“一刀切”式減負,確保減負舉措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形成政策制定與末端落實的良性閉環(huán)。

以制度建設固本,根治“反彈回潮”的頑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若缺乏剛性制度約束,減負成果難免“曇花一現(xiàn)”。必須將減負實踐中的有效經驗固化為長效機制,通過清單管理明確權責邊界,以技術賦能推動數(shù)據(jù)共享,用標準化建設替代重復性報送,從源頭上減少“甩鍋推責”“痕跡主義”的生存空間。尤其要警惕以“創(chuàng)新”之名行“加碼”之實的傾向,強化制度執(zhí)行的監(jiān)督問責,防止“破窗效應”侵蝕減負成果。

以作風轉變護航,激發(fā)“主動作為”的自覺。減負的終極目標不是“減責”,而是讓基層干部從無謂事務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服務群眾、推動發(fā)展的主責主業(yè)。這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摒棄“以痕跡論政績”的慣性思維,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鼓勵基層因地制宜探索高效工作模式。同時,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讓基層干部放下“怕問責”的心理包袱,真正實現(xiàn)從“疲于應付”到“主動破題”的轉變。

基層減負,減的是形式主義的束縛,增的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活力。唯有以末端落實為標尺,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方能推動減負從“治標”邁向“治本”,讓基層治理的根基更加堅實、底色更加鮮亮。(作者: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香坊鄉(xiāng) 吳瑞乾)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