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wǎng)。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以心換心魚水情,領導干部當做群眾貼心人

2025-07-14 08:27 來源: 供稿 編輯:玖柒六 瀏覽量:0

對群眾有感情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感情基礎和出發(fā)點,關系到是否能守住民心、聽清民意、察清民情。把群眾裝進心里,能充分體現(xiàn)領導干部的“為政溫度”。

民心是人民群眾政治認同的客觀反映,是最大的政治。要得到民心認可,就要站在人民一邊,為人民造福。毛澤東曾說:“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有了對群眾的感情,人民立場才有根。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人民立場一旦在干部身上扎了根,就會推著干部邁開兩腳,到各處去深入了解情況,才能感知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急?!懊裰鶓n,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焦裕祿在蘭考帶著人民治風沙、鹽堿、內澇“三害”,病重轉院前還不忘一字一句囑咐:“除三害是蘭考36萬人民的盼望,是黨交給我們的任務?!卑讶罕姺旁谛纳?,自然而然就會在乎人民滿意不滿意,自覺把群眾感受當作衡量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標準。

民意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所寄,源于實踐,反映了群眾的現(xiàn)實需求。鄧小平講過:“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帶著對群眾的感情去傾聽人民的訴求,才能打開群眾心扉,讓群眾主動講心里話,讓群眾訴求 “上得來”。領導干部接訪群眾訴求,要當好 “溫度計”,帶著感情把心焐熱了,才能化解群眾心里的冰,讓群眾敢于、樂于講真話。對待老百姓的疾苦,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帶著感情去傾聽民聲,能夠激發(fā)改進工作的主動性,比如優(yōu)化接訪方式,創(chuàng)新更多渠道以方便群眾表達訴求。領導干部要學網(wǎng)、懂網(wǎng)、用網(wǎng),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wǎng)民關切。帶著感情傾聽民意,還能激發(fā)干部更主動地匯總、歸納、提煉民意,從群眾的表層訴求中敏銳察覺到深層訴求,通過深入走訪座談,體察到居民對安全便利生活環(huán)境的渴望,這種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工作態(tài)度,才能真正贏得廣泛支持。

民情是人民的實際生活情況。要了解群眾的真實情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調研不用情,工作就難見效。帶著感情去調研,才能克服困難、深入基層。領導干部要是沒有真心實意為民辦事的決心和耐心,就不可能“沉”到基層去。在和群眾談話做朋友的過程中,逐漸地讓他們能夠了解真意,才能調查出真情況來。習總書記強調,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xiāng)鎮(zhèn),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qū)——沒有對老百姓的深情,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做不到真正體察民情,也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完成工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領導干部與群眾福禍相依,貼心群眾,才能收到工作中的正向反饋。(回娜)

江蘇蘇訊網(wǎng)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本網(wǎng)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