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
四部門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
5月11日,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稅務總局負責同志在京主持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分析認為,結合最近官方表態(tài)來看,上述座談會釋放出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加快的信號。

財政部官網截圖
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將提速?
“這就向社會釋放房地產稅開征的信號,房地產稅遲早都要開征。”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志恒告訴第一財經。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第一財經分析,結合最近官方表態(tài)來看,上述座談會釋放出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加快的信號。未來可能在房地產稅立法完成之前,率先在部分城市推出房地產稅試點,這些城市試點經驗也可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國家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提到房地產稅,并召開了房地產稅試點座談會,意在為隨著經濟回升可能出現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提前降溫,也是在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理念,更是保證我國基本民生住房需求和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內容。
根據廣義的解釋,房產稅是在房地產稅范疇內,前者征稅對象是房產,后者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包括房地產業(yè)營業(y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但業(yè)內人士看來,狹義語境下,近年熱議的兩者盡管名義上不同,實際上是一回事。
2011年1月,上海和重慶兩地開始試點房產稅,迄今已滿10年。
盡管有行業(yè)人士認為,上海和重慶兩個城市的房產稅試點表明房地產稅可能跟房價的關聯(lián)度一般,但在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看來,雖然兩城市場熱度不減,但不能否認房產稅對兩個地方的影響。如果沒有試點的話,兩地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會更熱。
過去10年內,試點房產稅的城市始終只有重慶、上海兩個。2020年,賈康曾呼吁海南、深圳兩地也應該推出更高水平的房地產稅改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倪鵬飛在去年底舉行的《中國住房發(fā)展報告(2020-2021)》發(fā)布會上也提到,在加快房地產市場基礎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方面,應當以開征房產稅帶動長效機制的建設,尤其是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房產稅。
房地產稅立法尚無明確時間表
目前,房地產稅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會同財政部組織起草。由于房地產稅將對個人住房征稅,因此備受老百姓關注。最近半年時間里,財政部多次表示,要積極穩(wěn)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不過,房地產稅立法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房地產稅立法已經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guī)劃的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但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中,并未提及房地產稅立法。“十四五”規(guī)劃也維持此前“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表述。
財政部部長劉昆5月6日在《經濟日報》撰文《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質量發(fā)展的現代財稅體制》,全文5000余字透露財稅體制改革在“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其中“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被提及。
這并不是劉昆首次在文章中提及房地產稅立法問題。去年12月,劉昆在《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中,對房地產稅也有同樣的表述。
“從今年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看,房地產稅沒有納入立法計劃,也就說明房地產稅年內不可能出臺。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不會減小,而且很可能會對區(qū)域中心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加大控制力度,切實防止出現房地產過熱打亂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整體布局。”張依群表示。
在4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fā)布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介紹,“十四五”要健全以所得稅和財產稅為主體的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其占稅收收入的比重,有效發(fā)揮直接稅籌集財政收入、調節(jié)收入分配和穩(wěn)定宏觀經濟的作用,夯實社會治理基礎。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wěn)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對此,張依群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剛剛擺脫疫情的困擾開始出現穩(wěn)定恢復階段,但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依然存在,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后續(xù)動能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還處于進行中的關鍵時期,還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來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和經濟增長,加之國際經濟還沒有完全擺脫疫情沖擊,國際格局日益復雜分化對國內經濟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短期內出臺房地產稅的總體環(huán)境和條件還不夠成熟。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