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文明祭祖讓世風更文明

文明祭祖讓世風更文明
2021-03-30 14:10 來源: 編輯:供稿 瀏覽量:0

清明節(jié)前夕,夏縣瑤峰鎮(zhèn)郭道村村東鱉圪塔山下新建成的“文明祭祀點”廣場上,一群群男女老少手捧鮮花,排著長隊在護林防火崗上認真登記,上山后在祖墳上填上新土,往墳頭上插上鮮花,磕過頭起來漫步下山,再到“文明祭點”上,放下清明“過年錢”。長輩和晚輩們遙望翠綠的大山,寄托著心中的哀思。 (3月29日,黃河新聞網)

最近,四川北川有一首叫做《文明祭祖》的順口溜寫得很有意思,“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家家戶戶忙上墳,街坊鄰居請記牢,以往陋習要改掉。祭奠先人燒紙錢,引發(fā)火災不安全,焚燒祭品煙霧繞,空氣環(huán)境破壞掉。清明祭祀講文明,網上祭掃寄恩情,獻花植樹來祭掃,時尚節(jié)儉又環(huán)保。疫情防控你我他,安全過節(jié)靠大家,移風易俗我先行,文明祭祀過清明”,對于提醒當地群眾文明祭祖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古今中外的文化遺產,魯迅先生曾經用“拿來主義”一詞,引導人們辯證吸收精髓部分,揚棄不合理的、不合時宜的成分。但是,在新時代,我們不僅要辯證吸收、要揚棄,更要用新時代的理念,破除陋習、改造風俗,來一個“舊瓶裝新酒”,讓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東西散發(fā)出熠熠光輝,耳濡目染、長期熏陶、潛移默化,讓世風更加文明。

風行于上,俗成于下,文明祭祖要靠黨委政府來倡議。到底什么樣的方式是文明的、安全的、健康的,不少群眾不明白,即使是有明白人也往往“隨大流”,用比較落后的方式做一些看來是正常的事情,比如焚燒香蠟錢紙祭祖,燃燒明火,釋放大量的有毒氣體,既不安全,又不環(huán)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無動于衷、視而不見,需要我們黨委政府行動起來,來一場破除陳規(guī)陋習的革命,告訴人們不文明祭祖的危害性,宣傳文明、科學環(huán)保祭祖的好處,通過以點帶面、步步深入的方式,樹立全社會科學文明、環(huán)保綠色的文明祭祀新風尚、新習俗,讓原本“俗”的東西“新”起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說一千,道一萬,黨員干部是社會的楷模、時代的標桿,帶好頭是樹立新風尚的關鍵。所有公職人員和黨員干部,以及先進青年,都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做文明祭祀的示范員、引路人,自覺做到拒絕香蠟錢紙,以鮮花祭奠、網絡祭掃、環(huán)保祭掃等方式寄托對先輩、對英烈的哀思,以實際行動影響家人、帶動單位人員和身邊群眾,自覺做到文明祭祀。(杜才云)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